為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畫一幅畫,這是微軟小冰的能力。
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做一條專屬絲巾,這是萬事利人工智能的魅力。
4月24日,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收到了一本特殊的證書——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實驗室專家顧問。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微軟作為世界級的科技巨頭企業,為何選擇中國傳統絲綢文化的企業家做顧問?在這兩個完全不相干的領域究竟是怎樣擦出“火花”的?
在李建華看來,這一切只是萬事利近年來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這一切都源于他的一份夢想,一種信念以及三十年的堅守。
緣起:偶然的參觀
2019年3月5日,這是一個有著特別意義的日子,李建華來到位于中國北京的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這并不是一次有意之舉,而是一次偶然的參觀。在聽了微軟的詳細介紹后,李建華提出想看看微軟的新技術,在去往一樓展示中心路上,他和隨行的同事說到,“科技是改變的動能,我們需要有自我驅動的能力?!?/span>
在看過展廳中陳設的多項新技術后,李建華還感受了微軟小冰的畫畫和寫詩等多個超強技能。參觀結束后,似乎原本的軌跡是絲綢行業依舊是絲綢行業,科技企業依然是科技企業。但這只是普通企業家的直觀感受,讓科技和絲綢交叉并產生能量,才是作為新一代絲綢行業領軍企業家的獨特想法。
李建華從北京回到杭州后,便集合中高管人員開會,就此專題進行了討論,并在一周內就確定了人選來全面研發這個項目:絲綢+人工智能設計計劃。
維艱:絲綢+科技歷久彌新
絲綢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在杭州得以再次登上世界舞臺有兩次,都發生在萬事利,一次是素紗禪衣的復制品問世,由萬事利絲綢研究院研制而成,是世界上最輕薄的絲綢衣服,一件克重不到一兩。這引發了世界級絲綢紡織品行業以及考古行業的轟動;第二次,是萬事利品牌和世界奢侈品品牌雙logo印在同一條絲巾上,這在中國絲綢行業是前無古人的事情。由于萬事利研發的色彩管理技術在雙面印花領域的應用,已然走在了世界絲綢行業科技領先的路上。因此,世界奢侈品集團屢次來到萬事利,最終達成戰略合作,涌起了世界來中國學習絲綢技術的熱潮。
作為一家絲綢企業,緣何會如此深挖絲綢技術領域?而且愿意花時間,投入巨大的成本搞科研、做研發呢?
這需要從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的大學專業說起。30年前,李建華作為蘇州絲綢工學院的杰出優秀畢業生,那時候已經埋下了科學跨界的種子。
李建華的論文《電子計算機與制絲工藝設計》,可以說是人工智能設計、生產、制造的鼻祖之作。在1983年提出來,以算法增加絲綢產能,這在當時是一個生產技術和科技能力無法完全達到的創造性想法,即便是今天來看,這也是一個鴻篇巨著的科學跨界顛覆。正是帶著這樣一份工程師的執著,李建華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始終都保有一份科研初心,他多次提到:“科技一定要成為動能,企業才能長足發展和不斷進步?!?/span>
正是對于科技的不斷探索和嘗試,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后,才有了絲綢再次問鼎世界的機會。也正是這樣一份執念,才有了今天的人工智能設計軟件的誕生。這不是偶然,而是李建華的長年深耕、不懈深挖、科技并不止于智者,能為企業帶來戰斗力,才會歷久彌新。
再出發:人工智能專家顧問
一份夢想,一個信念,一份堅守。三十年后,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全國以企業家身份唯一一位登上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不僅僅是萬事利絲綢的董事長,浙江省繭絲綢行業終身成就獎得主,還有一個更為突出的身份: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實驗室專家顧問。在微軟發出的一份感謝中有這樣的描述:
“在過去15個月的時間里,李建華先生對AI在絲巾設計計算構圖算法,元素的工程呈現,顏色的心理學映射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很多有深度、帶有行業反思以及“工程師”思維的建議,這對于AI在過往半年絲巾設計領域從零到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span>
作為在人工智能創造力實驗室的專家顧問、絲綢行業領軍企業家,李建華表示,在和微軟做聯合的技術研發過程中,萬事利團隊初步實現了AI與人類設計師團隊協同工作,在效能上得以提升,也會很快將這份能力開放給消費者,滿足不同的個性化需求定制。同時在萬事利柔性生產的支持下,將做到每一條絲巾都是專屬紋樣、專屬定制、專享生產,消費者在48小時內將會收到這樣一份知你心、懂你意的專屬禮品,或許還將有更多的傳達情誼的新科技注入其中,而這僅僅是人工智能在絲綢領域內的開端。
“科技就是動能”,李建華這樣篤定的科研信心,已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又一扇世界性的絲綢革命大門,也同時展現一幅又一幅亮麗多姿的新科技作品,相信未來還將帶來一波又一波的人工智能新浪潮。
來源:中國網